第1168节
??此人身体有些奇异! ??想到这里,沈约瞬间观照,就见童贯的的身躯内,居然有几点光华闪现…… ??第1734节 当和尚骂秃子 ??观人不但要观言,更要观行。 ??言语有极大的欺骗性,容易哄骗世上蒙昧之人,行为才是很多人本质的体现,真正的清醒者多采用观行断人。 ??沈约修习三摩地一致境,看人自然看其统一。 ??世人多不统一,童贯更不统一,如果是太监,长胡子的是有,但很难像童贯长的那般茂盛。 ??沈约察觉有异,随即发现童贯身躯内竟有光华,微有诧异。 ??童贯被都子俊他们改造了? ??因为改造,童贯还保留男性的某些特征? ??都子俊他们为何要改造童贯? ??这些念头自然浮起,沈约随即转为平静道,“原来枢密使……”他知道枢密使已是宋人掌最高军事大权的人,缓缓又道:“枢密使既然不同李大人的提议,不知是何想法?” ??童贯出列一步,微捋黑须,大义凛然道,“张觉一事,错在王安中是非不明,打破海上之盟的约定,金人因此兴兵,本有缘由。破解之道就应由果推因,解决前因才是正道。” ??李纲微有诧异,随即嘿然不语。 ??沈约看出李纲的反对,微笑道:“枢密使说的有几分道理。”他这般说,内心却知,很多人都是先说出点儿道理,然后在其中蕴藏自身的心思。 ??众人神色各异。 ??李纲暗自皱眉,有一些人却是神色振奋,蔡京咳嗽几声,沈约知道蔡京终于要发表看法,问道,“蔡老也有话想说?” ??蔡京眉头紧锁,半装作半是身体原因,颤颤就要站起。 ??沈约沉声道,“蔡老年事已高,坐着说话就好。” ??蔡京再度干咳,“谢……”蓦地收声,改口道,“多谢沈公子的体谅。” ??这些年来,让他蔡京坐着说话的除了赵佶,再无第二人了。蔡京习惯所然,本要说“谢主隆恩”,可话到嘴边,才发觉让他坐着说话的是沈约。 ??感慨赵佶行事荒唐,沈约竖子无礼,居然自当天子般对他如此老臣这般言语,蔡京终究还是隐藏不满,缓声道,“本公也觉得枢密使说的有几分道理。” ??沈约一听,暗想我说童贯有几分道理,你也随声附和,场面功夫做的倒是娴熟。 ??蔡京留意着沈约和赵佶的脸色,继续道,“当年张觉降宋,本公是觉得不妥的。” ??沈约立即道,“既知不妥,为何不止?” ??蔡京暗想,你小子满口的大道理看起来冠冕堂皇,可朝廷的事情,哪是这般简单的?你仗着天子的名头飞扬跋扈的行事,难道没有想到也会有倒台的那一天? ??虽有不满,可蔡京想着沈约为他讨了座位,虽然一开口就问候他的老婆,但终究对他还有尊重。在朝廷四起四落,蔡京自然明白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! ??谁对谁错无关紧要,紧要的是,谁在赵佶眼中最是重要。 ??“本公曾有谏言,可是……” ??蔡京看了眼童贯,见他黑须都像发亮的样子,微笑道:“当时王太傅设立经抚房,不经枢密院,径直管辖边事……” ??沈约问道,“王太傅又是哪个?” ??蔡京见沈约无知,不再惊讶,解释道,“王太傅名黼,字将明。” ??沈约微有扬眉,“我当初听陈东所言,京城有六贼,分别为蔡老,枢密使童贯,王黼,梁师成,朱勔,李彦。这王黼,就是陈东所言的六贼之一吗?” ??蔡京满是尴尬,一时不能言语。 ??李纲见状,暗想你这是当着和尚骂秃子,蔡京怎么回答? ??答“是”,蔡京就是自承为六贼之一,答“不是”,这京城又没有第二个王黼。 ??沈约望向李纲,淡然道,“蔡老不能答,那李少卿能否替蔡老答复?” ??这是个难题。 ??得罪六贼的事情,少人去做。 ??李纲却是淡然道,“卑职觉得,沈先生所言不差。” ??众人暗想,你李纲这么说,是在向蔡京等人挑战吗? ??顿了下,李纲补充道,“王黼就是陈东所言的六贼之一。” ??轩内静寂。 ??从沈约得赵佶允许,主持对金议策时,众人都在琢磨着风向。 ??风向主战主和? ??在大多人眼中,这终究是赵佶来决定的事情。 ??赵佶始终不发表看法,众人难免从沈约的态度琢磨赵佶的心思。 ??沈约肯定是在传天子的心意! ??众人多有类似的经历,坚信这点。 ??可沈约除了伊始痛斥了耿南仲一顿后,对李纲、蔡京的表态很不清楚。沈约方才为蔡京讨座,众人认为这代表着礼遇和风头指向,多有决定跟随蔡京的建议,可沈约随即称呼蔡京为六贼之一,这弯转的让众人着实措手不及。 ??童贯听闻自己在沈约口中也成为了六贼,内心震怒,却亦有惊惶。 ??他们哪怕是贼人的行径,可绝不认为自己是贼。 ??这本是世人的矛盾之处,行着龌蹉之实,却向往着光明使者的称谓。既然如此,为何不伊始就追随光明? ??沈约将众人的表态尽数看到眼中,望向站在角落处,一面灰无须之人,“这位想必也是陈东所言的六贼之一?” ??那面灰之人本来尽量不让自己处于沈约的视野中,见沈约还是看过来,很是诧异,可这个问题让他也是无法回答。 ??“阁下……就是梁师成?”沈约再问。 ??群臣费解,搞不懂这个不认识蔡京、童贯、李纲的沈约,为何唯独认识梁师成? ??那人强笑道,“沈公子如何认得……不才?”他声音微有尖细,不过说的缓慢,就很有稳重之感。 ??沈约心道,我刚才提及六贼的梁师成时,你很是不安,又长个真正的太监相,立在角落虽不起眼,可位次还在李纲之前,你让我如何想不到你就是梁师成? ??他不将原因解释,径直道,“阁下可赞同蔡老的说法?” ??群臣见状,暗想你小子如何这般问策?不但弯转的快,而且不等蔡京说完,就跳跃发问,着实天马行空的随心所欲。 ??梁师成微有异样,半晌才道,“蔡老有何说法?沈公子……似乎没有听蔡老说完想法?” ??沈约淡然道,“何必听完?蔡老既然提及王黼设立经抚房,不经枢密院径直管辖边事,想必就是说,当时张觉降宋,对金人张觉的处理策略,都是经抚房所出?” ??蔡京微有惊奇之意。 ??沈约又道,“我想蔡老的意思是,祸事都是王黼、王安中引发的,金人出兵,罪在二人,不如砍了这两人的脑袋,送给金人?” ??微笑的看着蔡京,沈约凝声道,“蔡老可是这个意思?” ??众人大惊! ??第1735节 忠奸顺逆 ??世人处理问题的方式,多不是处理问题,而是处理提出问题的人。 ??沈约对这种解决方式了如指掌,一听蔡京所言,就知蔡京的用意有几个——攻击王黼、铲除异己,同时附和赵佶的想法。 ??蔡京四起四落,并不是因为忠逆,而是奸顺。 ??顺着赵佶的意思,这才是蔡京在朝廷长盛不衰的原因。 ??蔡京不过是赵佶的一个传声筒罢了,很多时候,赵佶碍于脸面不能干的事情,蔡京会替赵佶去做。 ??历代所谓的明君,却多有佞臣在侧,无非是所谓的明君在借佞臣完成自己阴暗一面的想法。 ??如今金人出兵,蔡京解决的方式很复杂,但也很简单,将惹事的人除去,再恢复往日的纸醉金迷。 ??以往始终是这么处理的! ??这次如何能够例外? ??当习惯变成惯例时,人心早就麻木,也就丧失清明的时刻。 ??沈约径直替蔡京说出想法,蔡京诧异沈约的了然直接,默然不语,群臣却凛然沈约的手段狠辣! ??杀了王黼和王安中? ??甩锅二人,是很多人的想法,但杀了这二人,众人倒未想过! ??原因在于,大宋自太祖以来,就有祖宗家法刻在太庙夹室石碑传下,让嗣君即位后跪读之,遵行不违。 ??祖训的内容大致是——保全柴氏子孙,不杀文臣,若违背此誓,天必殛之。 ??当然了,因为只有嗣君才能看到祖训,石碑上真正刻着什么,庙堂间只有传闻。 ??传闻多少有真相的影子,哪怕古怪陆离。 ??赵匡胤对柴氏子孙的礼遇来源自他的江山本取自柴家的孤儿寡母,他礼遇柴氏的作为,很多人暗自觉得,赵匡胤内心有愧。 ??有愧的内心,终究会寻求宽恕的光辉。 ??虽说很多君王对前朝皇族都采取斩草除根的手段,赵匡胤终究保全了自己的誓言。 ??不杀文臣是极为奇特的祖宗家训,无人明白赵匡胤为何要立下这条规矩,可自太祖以来,宋皇帝对文臣的优待是有目共睹。 ??就因为这般,群臣才对沈约的建议感觉惊悚。 ??王安中、王黼都是文臣。 ??沈约要斩了他们?! ??这是赵佶的意思? ??众人忐忑,因为轩内并无王黼! ??圣上不找王黼议事,是不是早有处理王黼的心思?